当前位置:首页 > 统计 > R模密码略的财库后的以太暗礁战式背坊风险

R模密码略的财库后的以太暗礁战式背坊风险

2025-09-19 10:29:38 [布局] 来源:链上财富

最近,美国上市公司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BMNR)正在玩一场危险的资本游戏——效仿MicroStrategy的老路,通过不断增发股票来囤积以太坊。这种看似聪明的"以股换币"策略,真的能永远运转下去吗?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从业者,我不得不提醒:当市场风向转变时,这套机制很可能会从"每股资产增值"变成"股权稀释噩梦"。

令人咋舌的数字游戏

截至2025年8月,BMNR已经囤积了惊人的129.7万枚ETH,按当时价格计算价值约57.7亿美元。这使其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加密资产储备公司,仅次于MicroStrategy和MARATHON。但数字背后隐藏着更大的玄机——公司市值高达100.3亿美元,而其持有的ETH实际价值只有57.7亿美元。这意味着市场给了它1.74倍的溢价(mNAV)。

记得8月初那波行情吗?股价从30美元一路飙升至71美元,涨幅近137%,然后又在短短几天内回落近20%。这种过山车式的走势,完美演绎了市场情绪的极端波动。股价上涨的催化剂看似合理:期权上市、回购计划、持仓突破百万枚...但细想之下,这些都是表面文章,公司实质还是在玩"左手增发,右手买币"的数字游戏。

危险的"永动机"

BMNR的核心逻辑建立在一个看似完美的"飞轮效应"上:高股价→增发股票→买入更多ETH→每股ETH增加→推高股价。这就像一台永动机,只要mNAV大于1就能不断循环。但现实总是比理论残酷,这个机制存在太多致命弱点。

我见过太多类似案例。2017年的ICO泡沫中,无数项目用类似手法圈钱买币,最后在市场转冷时灰飞烟灭。BMNR虽然披着上市公司的外衣,骨子里还是那套玩法。一旦ETH价格下跌,或者市场不再相信它的故事,这台"永动机"就会立即停摆。

四个即将引爆的雷区

从我多年的从业经验看,BMNR模式至少面临四大风险:

第一,ETH价格回调。这不是会不会发生的问题,而是何时发生的问题。当ETH下跌30%时,BMNR的资产负债表会瞬间缩水,股价必将遭受重创。

第二,融资链断裂。目前1.74倍的mNAV溢价随时可能消失。想想看,当市场意识到这些ETH并不能产生现金流时,谁还愿意为虚无缥缈的"数字黄金"故事买单?

第三,监管大棒。SEC对这类"类ETF"操作虎视眈眈。一旦被认定为证券发行或非法集资,BMNR将面临灭顶之灾。

第四,信任危机。BMNR本质上是个"壳公司",没有实质业务。当投资者看清这一点,股价很可能会像ICO代币一样归零。我在2018年就见证过太多类似案例。

最后的警告

作为一名经历过数次加密寒冬的业内人士,我必须发出警告:BMNR的模式建立在沙滩之上。它既没有MicroStrategy那样的企业现金流支撑,也没有真正创新的商业模式。当市场转向时,这种依靠增发和叙事驱动的"财库"战略必将原形毕露。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惊人相似。ICO泡沫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依赖外部融资和价格预期的商业模式,最终都会在流动性紧缩时崩溃。BMNR能否打破这个魔咒?我从心底表示怀疑。对投资者而言,现在恐怕是保持清醒、及时离场的时候了。

(责任编辑:盘点)

推荐文章
  • 稳定币热潮下的冷思考:专用链到底有没有未来?

    稳定币热潮下的冷思考:专用链到底有没有未来? 最近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 稳定币这个市场简直热得发烫。无论是华尔街的金融大佬,还是加密圈的技术极客,都在讨论这个话题。但说实话,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对这股"稳定币专用链"的热潮持保留态度。看看现在市场上的动作:Stripe悄咪咪地在搞区块链,Circle高调宣布要搞自己的链,Tether更是四处撒钱投资链项目。连Robinhood、摩根大通这些传统机构也来凑热闹。这让我... ...[详细]
  • 2024年比特币价格走向:华尔街大佬们怎么看?

    2024年比特币价格走向:华尔街大佬们怎么看? 最近我一直在关注比特币市场的动向,不得不说2024年可能会是个相当有意思的年份。两大重磅催化剂即将到来:美国SEC可能批准比特币ETF,以及明年4月的比特币减半事件。这让华尔街的大佬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预测,而且分歧还真不小。Pantera Capital:14.8万美元的大胆预测加密投资老牌机构Pantera Capital在8月的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147,843美元。他们依据的是存量... ...[详细]
  • 比特币抄底时机: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

    比特币抄底时机: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 最近的市场数据让我这个老韭菜都忍不住激动起来。CryptoQuant的最新研究报告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比特币的市场热度往往能准确预示价格走势。热度指标预示着什么?说实话,看到这份报告时我正在喝早晨的第一杯咖啡。数据显示,当前比特币的热度虽然有所回升,但远远不及2021年那波疯狂的牛市。还记得那年夏天吗?Google搜索量飙升后不久,BTC就冲上了69,000美元的历史高位。但现在的情况很有意思。... ...[详细]
  • 香港证监会大动作!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迎来全面监管新时代

    香港证监会大动作!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迎来全面监管新时代 最近香港证监会可是真忙啊,一口气发布了四份名单,把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底牌都亮出来了。说实话,这种"明牌"打法在监管领域可不多见。OSL Exchange和HashKey Exchange两家平台获得了正式牌照,算是拿到了"正规军"的通行证。JPEX风波持续发酵要说最近币圈最热闹的事,莫过于JPEX的"DAO持份者分红方案"公投了。这个号称要用4亿USDT来回馈用户的方案,怎么看都像是个缓兵之计。我... ...[详细]
  • 当金融巨头纷纷入局:EVM正在成为华尔街的新基建

    当金融巨头纷纷入局:EVM正在成为华尔街的新基建 最近加密圈子里最火热的话题,莫过于Circle和Stripe这些传统金融巨头相继宣布要开发自己的区块链了。说实话,看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我内心既兴奋又带着几分警惕。Circle推出的Arc网络虽然打着"EVM兼容"的旗号,但说到底就是个由20家金融机构控制的联盟链。Stripe更是请来了Paradigm的团队帮忙打造新链,这背后显然有深厚的资本关系。很多人都在问:这对加密行业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说真... ...[详细]
  • 当美股感冒时,加密货币会跟着打喷嚏吗?

    当美股感冒时,加密货币会跟着打喷嚏吗? 眼瞅着美国三大股指集体"掉链子",我这个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不禁捏了把汗。纳斯达克指数已经跌破了8月的"心理防线",就像一匹失控的野马,从7月中旬开始就刹不住车,足足跌去了9%的市值。道琼斯和标普500也好不到哪去,5-7%的跌幅让投资者们直呼肉疼。说实话,这场景让我想起了去年那些被套牢的惨痛经历。美联储的"魔力"正在失效?说来讽刺,就在美联储信誓旦旦地说"经济衰退风险解除"后不久,标普5... ...[详细]
  • 数字资产市场周报:资金流回暖背后藏着哪些信号?

    数字资产市场周报:资金流回暖背后藏着哪些信号? 各位投资人朋友好,今天咱们聊聊最近数字货币市场的一些新变化。CoinShares最新报告显示,数字资产终于结束了连续六周的资金外流,上周实现资金净流入2100万美元。这个数字虽然不大,但就像干旱后的第一场雨,总是让人看到希望。主流币种表现各异具体来看,比特币依然是市场风向标,上周净流入2040万美元。不过有意思的是,做空比特币的产品还在持续流出,4月份以来累计流出已达8500万美元。这让我想起20... ...[详细]
  • 比特币挖矿新宠:Bitroo算力租赁为何如此抢手?

    比特币挖矿新宠:Bitroo算力租赁为何如此抢手? 最近在币圈有个现象级产品:Bitroo的算力租赁套餐。说实话,作为一个在矿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也被它的火爆程度惊到了。第一期5万T算力两周就抢购一空,第二期又是同样的速度售罄。一个月内10万T算力全部卖光,这简直比过年抢火车票还疯狂!让挖矿不再是"富人的游戏"还记得2017年那会儿,想要挖矿得先花几十万买矿机,再操心矿场、运维这些破事。现在有了Bitroo这样的平台,普通人也能轻松入场了。他... ...[详细]
  • 斯坦福区块链大会深度观察:一场技术与思想的碰撞

    斯坦福区块链大会深度观察:一场技术与思想的碰撞 今年斯坦福区块链大会可谓精彩纷呈,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领域的投资人,我有幸参与了这场思想盛宴。会场上的每一场讨论都像是一场头脑风暴,让人真切感受到这个行业蓬勃的生命力。MEV:协议层面的新思考在MEV研讨会上,以太坊研究员Barnabe提出的PEPC框架让我眼前一亮。这个基于EigenLayer方法构建的框架,让验证者能够做出区块排序承诺。与传统的乐观执行不同,PEPC采用了悲观执行方法——违反承... ...[详细]
  • 熊市当道,比特币真的还能赚到钱吗?

    熊市当道,比特币真的还能赚到钱吗? 这周比特币玩起了过山车,前两天那个波动幅度,看得我心脏病都要犯了。有意思的是,大部分山寨币可没跟着凑热闹,完全不为所动。说实话,现在的市场就像个惊弓之鸟,每次稍微涨点就有人急着套现跑路。这种心态导致市场压力越来越大,价格也就跟着一路走低。再加上宏观经济环境不给力,加密货币市场这个过渡期怕是还得熬一阵子。AVAX:通胀压力下的牺牲品AVAX最近真是惨不忍睹,9月18日又跌破了9美元大关。说实话,这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