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策略投资大转下的拐点转向弯市场将至
最近全球资本市场的表现真是耐人寻味。欧美股市像打了鸡血似的一路高歌,即便是超出预期的非农数据也没能阻挡这股上涨势头。相比之下,中日股市就显得黯淡无光——中国被穆迪泼了盆冷水,日本则被日元升值的"甜蜜负担"压得喘不过气。
说实话,作为从业多年的分析师,最近的市场走势让我想起了2015年的场景。当时美联储政策转向就如同现在这样,成为市场热点轮动的催化剂。这不,过去三周里,曾经风光无限的"科技七巨头"居然跑输小盘股7个百分点,这可不是个小数字。估值差距拉大的时候,往往就是市场风格转换的前兆。
市场情绪:乐观中暗藏隐忧
现在的市场情绪简直可以用"金发女孩"来形容——不太热也不太冷,刚刚好。债券收益率下降,投资者们似乎把美联储的宽松政策解读为经济增长的信号,而非衰退预警。但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周期的老手,我必须提醒大家:这种完美状态往往最危险。
记得2007年那会儿,市场也是这么乐观。当时我在华尔街的一家投行任职,看着同事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结果......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现在的市场让我嗅到类似的气息——2024年初经济可能面临疲软,而利率市场已经过度定价,风险偏好很可能先降后升。
上周表现最好的都是些利率敏感型行业,比如可选消费和房地产。这让我想起2009年金融危机后的场景,当时也是这些板块率先反弹。不过眼下周期股和防御股还在拉锯战,美股略胜一筹,但市场风格的转换已经初现端倪。
历史会重演吗?
让我们看看历史数据怎么说:自1984年以来的8次美联储降息周期中,标普500在首次降息后3个月平均上涨2%,12个月后平均上涨11%。但这个平均值掩盖了巨大的波动幅度——最好的是1995年上涨21%,最糟的是2007年下跌24%。
1995年和2007年的对比特别有意思。95年那会儿我在芝加哥大学读MBA,记得教授特别强调当年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确实,当时的互联网革命为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而2007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房地产泡沫撑起的虚假繁荣最终难逃破灭的命运。
现在的情况更接近哪一年?2023年美国GDP预期增长2.1%,通胀降至3.3%,失业率维持在3.9%左右。这些数字看似健康,但别忘了,2007年危机爆发前,经济指标也是"看起来很美"。
当前市场:冰火两重天
上周的市场真是热闹非凡。数字货币继续高歌猛进,山寨币涨幅居然超过了比特币和以太坊,这是四周来首次。黄金却遭遇滑铁卢,大跌3.4%。更戏剧性的是中国碳酸锂期货连续两天涨停,逼空行情看得人目瞪口呆。
利率市场现在预测明年3月降息概率高达71%,5月更是100%,全年预计降息5次共120个基点。这个预期是不是太激进了?要知道今年3月银行业危机时最恐慌的预期也不过150个基点。
就业市场的数据也很有意思。11月新增19.9万个岗位看起来不错,但细看就会发现,教育、政府和休闲三大行业几乎贡献了全部增长。这种结构性问题让我想起日本"失去的十年"——表面就业数据好看,实则经济活力不足。
投资建议:防守反击
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韭菜",我现在最想说的是:该考虑下行保护了!标准普尔500的市盈率已经接近19倍,距离高盛乐观情景的20倍只有一步之遥。市场情绪指标显示投资者已经相当乐观,这通常不是个好兆头。
我建议投资者可以构建看跌期权价差策略:买入行权价低于当前2%的看跌期权,同时卖出行权价低于7%的看跌期权。这种策略在历史上表现优异,最大回报位于95%分位。它的妙处在于,如果市场下跌2-7%,你可以获得最大收益;如果跌幅小于2%,损失也很有限。
展望2024年,高成长公司可能是不错的选择。当经济增长接近趋势水平、利率下降时,成长股往往跑赢价值股。高盛预计明年美国GDP增长2.1%,这种环境下成长股优势明显。除非经济陷入衰退——虽然我认为概率不大,但永远要留个心眼。
下周美联储会议和CPI数据即将公布,这可能是市场的重要转折点。我建议投资者保持警惕,不要被当前的乐观情绪冲昏头脑。记住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前的教训:当所有人都觉得"这次不一样"的时候,往往就是最危险的时候。
(责任编辑:动态)
-
揭秘OpenAI新掌门:Twitch联合创始人Emmett Shear的上位内幕
就在上周,AI界经历了一场堪比好莱坞大戏的权力更迭。OpenAI这家由微软鼎力支持的AI巨头,在董事会突然解雇Sam Altman后陷入动荡。短短48小时内,戏剧性的反转一个接一个:先是CTO Mira Murati临危受命担任临时CEO,紧接着11月20日这位Twitch创始人空降成为新任掌舵人。说起Emmett Shear这个人,可能很多科技圈外的人不太熟悉。但如果你是个游戏玩家,一定知道他参... ...[详细]
-
最近看到IntoTheBlock发布的数据,我不禁感慨 - 以太坊终于突破了1亿个持有余额的地址大关!这个数字看起来确实很震撼,就像当年比特币突破100万用户时引发的轰动。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深知这些光鲜的数字背后往往藏着更复杂的故事。数字背后的真相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消息时,内心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以太坊网络确实在持续扩张,忐忑的是这些数据能否真正转化为市场上涨的动力... ...[详细]
-
比特币减半倒计时:投资机会还是市场泡沫?五篇文章帮你理清思路
作为一名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鸟,我发现最近数字资产市场真是热闹非凡!十月份那波行情简直让人目不暇接,特别是关于比特币现货ETF可能获批的消息,让机构投资者们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蜂拥而至。比特币这次可真是争气,单月28%的涨幅,年初至今108%的收益率,主导地位直逼2021年4月水平。连Solana这样的"小弟"都跟着沾光,看来市场回暖不是说说而已。新玩家入场:Blur创始人再战L2赛道记得... ...[详细]
-
天啊!当我看到这笔交易记录时,真的倒吸了一口凉气。31,629,474美元,4.5万亿SHIB代币,就这样在一夜之间完成了乾坤大挪移。这可不是普通的小打小闹,这绝对是加密货币圈最近最值得玩味的"鲸鱼行动"之一。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见过太多类似的鲸鱼操作。但这次特别之处在于:发送方钱包被彻底清空归零!这就像是一个资深赌徒把所有筹码都推到了牌桌中央,要么全赢,要么全输。说实话,这种"... ...[详细]
-
说实话,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最近FIL这波行情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记得年初那会儿,FIL从2刀多一路冲到9.5刀,多少人拍断大腿说错过机会。现在看着它跌跌不休,市场上又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声音。ETF这出大戏:是黎明前的黑暗还是永远的等待?贝莱德的ETF申请虽然暂时被拒,但圈内人都心知肚明,这不过是时间问题。我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当年的比特币ETF申请,从2013年就开始喊,不也熬到... ...[详细]
-
9月的厦门依然热情似火,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正如火如荼地举行。作为本届投洽会的"主宾省",甘肃省可谓是亮点纷呈。在甘肃省重点产业招商推介会上,我亲眼见证了一个可能改变中国算力格局的战略合作正式落地。说实话,当看到燧原科技一口气签下两份重量级合作协议时,我还是有点小激动的。这不仅是一家科技企业的商业行为,更是国家"东数西算"工程落地的重要一步。第一份协议的阵容就很豪华:庆阳市政府、弘信电... ...[详细]
-
作为一名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想和大家分享下9月份最让我心动的三个加密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基本面扎实,更蕴含着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点。MakerDAO:老牌项目的华丽转身MakerDAO这个老伙计又要搞大动作了!作为DeFi领域的OG,它正在酝酿一场名为"Endgame"的华丽升级。说实话,第一次听说Maker和DAI要换马甲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在开玩笑。但仔细研究后才发现,这招"品牌重塑... ...[详细]
-
从Token2049看加密行业的信用重建:一位投资人的思考札记在读完无数篇关于Token2049的会议感想后,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文字里弥漫着一种奇特的情感混合物——对牛市的渴望、对现状的绝望,以及为了证明参会价值而硬挤出来的各种"创见"。说实话,这种状况让我挺感慨的。很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我们这个行业最严重的问题不是价格波动,而是信用基础的崩塌。记得2008年我刚接触比特币时,它代表的是对... ...[详细]
-
在这个数字时代,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各种社交平台,但你是否思考过它们背后的运作机制?作为一个长期观察社交网络发展的研究者,我发现很多用户并不清楚自己使用的平台究竟属于WEB2还是WEB3模式。今天就让我用最通俗的方式,带你深入了解两者的关键区别。数据所有权:谁在主宰你的数字生活?记得去年有位朋友因为封号事件,所有社交数据一夜之间消失无踪。这正是传统WEB2平台的典型特征——你的数据实际上并不真正属于你... ...[详细]
-
最近以太坊的走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日线图上,价格一直在布林带上轨附近徘徊,就像个犹豫不决的投资者。昨天冲高到2137美元时就遇到了强阻力,这个位置似乎成了多头难以逾越的关口,最终无奈回调。我注意到最低跌到了2032美元附近,但市场好像对这个支撑位还挺有信心。说实话,现在的盘面让我想起去年12月的行情,那次也是在2000美元附近反复震荡后最终突破。从技术面来看,只要2020美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