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概述 > 处置场司的货币一虚拟困局涉案数字践中法实

处置场司的货币一虚拟困局涉案数字践中法实

2025-09-19 09:55:14 [动态] 来源:链上财富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数字经济领域的法律从业者,我不得不承认,在处理刑事案件中的虚拟货币时,司法机关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每当接到这类案件咨询,都能深切感受到基层办案人员的两难处境。

为何虚拟货币成为"烫手山芋"

记得去年有个案子让人印象深刻:一个诈骗团伙利用比特币转移赃款,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办案民警小王跟我吐槽:"这些数字资产简直像烫手山芋,我们得确认涉案金额,但又不敢轻举妄动。"这话道出了当前司法实践中的核心矛盾。

自从"断卡行动"收紧传统资金渠道后,不法分子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盯上了虚拟货币。去年经手的一个跨境赌博案中,嫌疑人用USDT转移资金的速度之快,让传统侦查手段相形见绌。但我想强调的是,这并不意味着虚拟货币本身有问题——就像菜刀能切菜也能伤人,关键看怎么用。

现实中的处置困境

在实践中,司法机关通常有两种做法:

第一种比较常见,就是在侦查阶段就找第三方公司变现。记得有次去某地公安局,看到办案民警正在和一家科技公司代表商量USDT变现的事。那位民警私下跟我说:"我们也知道这可能踩线,但不处理的话案件就没法推进。"

第二种是等判决后再处理。去年有个传销案就是如此,价值数百万的比特币在扣押两年后才由法院执行局处置。但问题是,这两年币价波动剧烈,等到变现时可能已经缩水过半。

第三方处置的法律风险

这些所谓的"第三方公司"处境其实相当尴尬。上周刚接待一位做虚拟货币处置的创业者,他苦恼地说:"我们帮公安办案还要提心吊胆,生怕哪天因为'非法经营'被请去喝茶。"

现实中确实存在这样的案例:有家公司帮A地公安处置涉案比特币,结果因为部分资金涉及电诈,被B地警方调查。这种"办一个案子得罪另一个案子"的情况,让很多从业者如履薄冰。

在夹缝中寻找出路

虽然目前相关案例不多,但风险是实实在在的。我的建议是:

对于司法机关,可以考虑建立统一的处置渠道和标准;对于处置公司,务必做好全程留痕;而对于普通从业者,最重要的是区分合法使用与涉案资产。

说到底,我们都在等待更明确的监管指引。在此之前,这个领域的每个人都需要在创新与合规之间小心翼翼地寻找平衡点。

(责任编辑:访谈)

推荐文章
  • JPEX风暴过后:香港金融创新的反思与未来

    JPEX风暴过后:香港金融创新的反思与未来 最近JPEX平台涉嫌欺诈的事件在香港闹得沸沸扬扬,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金融市场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件事给了我们很多值得深思的启示。就像我一位在投行工作的朋友说的:"金融创新就像在高速公路上飙车,监管就是安全带,缺一不可。"监管与创新的平衡术香港特首李家超最近的表态很中肯,他说出了金融创新的关键三要素:监管、牌照和个人认知。这让我想起2018年在新加坡的一次金融科技峰会,当时就有专家预言,随着虚拟资产... ...[详细]
  • Filecoin三周年记:FIL代币能否突破困境?

    Filecoin三周年记:FIL代币能否突破困境? 各位币圈老铁们,今天咱们来聊聊Filecoin这个老朋友。说实话,作为一个见证过无数项目起起落落的"老韭菜",看着Filecoin走到今天,心里还真是五味杂陈。还记得2020年主网上线时那个热闹劲儿吗?转眼间,这个项目已经三岁了。数据存储的"革命者"Filecoin的初心确实值得点赞。在这个被科技巨头垄断的时代,我们的数据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想想看,去年我刚换了新手机,结果发现要找回旧手机里... ...[详细]
  • Rollup盛夏将至?深度解析RaaS生态的未来图景

    Rollup盛夏将至?深度解析RaaS生态的未来图景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研究者,我不得不感叹区块链世界里那个令人头疼的"不可能三角"问题——安全、去中心化和可扩展性,就像鱼和熊掌一样难以兼得。比特币和以太坊选择了前两者,却让扩容问题成为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记得2017年那个疯狂的牛市吗?以太坊网络堵得跟早高峰的北京三环一样,转账手续费动辄几十美元,简直让普通用户望而却步。Rollup的崛起之路说到扩容方案的探索历程,就像看着一个蹒跚学步的... ...[详细]
  • 拆解Celestia:从技术原理到代币经济的那些事儿

    拆解Celestia:从技术原理到代币经济的那些事儿 作为一个在加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最近看到Celestia的空投消息时,我第一反应是:"又来了一个画大饼的项目?"但当我深入研究后,发现这个号称"模块化区块链"的项目确实有不少独到之处。从LazyLedger到Celestia的蜕变记得2021年那会儿,我正在研究Cosmos生态,偶然间看到一个小项目叫LazyLedger完成150万美元融资。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后,它改头换面成Celestia... ...[详细]
  • 香港数字货币市场的破冰时刻:合规之路的思考与实践

    香港数字货币市场的破冰时刻:合规之路的思考与实践 记得上个月看到HashKey和OSL获得香港证监会牌照的消息时,说实话我都有点激动。这意味着香港散户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在合规平台上买卖比特币和以太坊了。作为一名混迹金融圈多年的老司机,我深知这个牌照的分量——它不仅是两张纸,更是香港数字货币市场规范化的重要里程碑。牌照背后的故事:香港监管的用心良苦去年10月以来,香港证监会和金管局就像过年发红包一样,接连出台了一系列虚拟资产监管措施。特别是今年6月... ...[详细]
  • 天演药业重磅披露:抗CTLA-4安全抗体ADG126最新临床数据即将亮相

    天演药业重磅披露:抗CTLA-4安全抗体ADG126最新临床数据即将亮相 医学界的朋友们注意了!天演药业即将在国际舞台上带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在11月初的美国癌症免疫治疗学会年会上,这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创新药企(股票代码:ADAG)将以海报形式披露其拳头产品ADG126的最新研究进展。一针见血的临床发现说实话,做肿瘤免疫治疗的都知道,CTLA-4靶点就像个难啃的硬骨头。但天演药业的SAFEbody®技术平台这次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他们的ADG126展现出了令人惊喜的... ...[详细]
  • 机构资金蓄势待发:比特币ETF或将打开闸门

    机构资金蓄势待发:比特币ETF或将打开闸门 多年以来,华尔街的基金经理们对比特币可谓是"望眼欲穿"。作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区块链业务负责人,Paul Brody最近在CNBC的加密访谈节目中道出了一个业内公开的秘密:机构投资者对比特币的需求其实相当旺盛,只是碍于监管障碍而迟迟未能大规模入场。ETF:机构入场的"通行证"Brody直言不讳地指出:"现在的情况就像是一场僵局。数万亿美元的资金在门外徘徊,就等着ETF这把钥匙开门。"他的话让我想起... ...[详细]
  • 当金融遇上区块链:一位从业者眼中的DeFi革命

    当金融遇上区块链:一位从业者眼中的DeFi革命 作为一名浸淫金融科技领域多年的从业者,我见证了太多昙花一现的概念炒作。但当DeFi(去中心化金融)出现时,我清楚地意识到:这次不一样。这不是又一个时髦的金融术语,而是一场正在重构金融底层逻辑的革命。颠覆传统:金融民主化的曙光记得去年我在肯尼亚调研时遇到一位小商户,他告诉我:"银行永远把我们拒之门外,但现在一部手机就能让我获得贷款。"这正是DeFi最打动我的地方——它把金融服务的钥匙交给了普通人。通... ...[详细]
  • 比特币即将上演减半行情?专家预测明年或将突破25万美元大关

    比特币即将上演减半行情?专家预测明年或将突破25万美元大关 作为加密货币市场的"风向标",比特币的下一次减半事件已经进入倒计时。有趣的是,最近一位化名BitQuant的分析师在推特上发表了相当大胆的预测——我们可能在明年4月减半之前,就会看到比特币刷新历史纪录。减半前的狂欢:分析师为何如此乐观?这位自称"央行行长和比特币专家"的评论员在9月15日的推文中直言不讳:"别搞错了,比特币不会在减半前见顶。"他认为,比特币不仅会在明年4月前突破2021年创下的69... ...[详细]
  • 解密DingyuanEX:意图协议如何重塑DeFi用户体验?

    解密DingyuanEX:意图协议如何重塑DeFi用户体验? 最近我在研究加密领域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意图协议"这个概念正在圈内掀起一阵旋风。记得前几天刚读完Paradigm那篇《Intent-Based Architectures and Their Risks》,他们把"以意图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列为2023年十大趋势之首,这让我不禁思考:为什么这个概念突然火了?意图协议:Web3的下一个突破口说实话,现在的DeFi交互体验确实让人头疼。我还记得第一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