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预测 > 命链身的数一场关乎构字身未来区块份革份重

命链身的数一场关乎构字身未来区块份革份重

2025-09-15 16:53:20 [快报] 来源:链上财富

说实话,看到马斯克收购推特时那股热劲儿,我差点以为Web3的春天要来了。但现实总是骨感的——现在的X平台(原推特)走得路线更像是个"美国版微信",视频通话、电子支付一个不少,就是不见真正的区块链基因。这不免让人感叹:到底是区块链改造了中心化平台,还是中心化平台同化了区块链?

从TG Bot看区块链的"平民化"之路

最近Telegram上的交易机器人(TG Bot)火得一塌糊涂,Unibot这些小家伙们让不少圈外人第一次体验到了DeFi的魔力。说实话,从技术角度看这些机器人真没啥高级的,但它们实现了一个了不起的突破——让普通老百姓也能轻松玩转链上交易。

想想看,在TG Bot出现前,想在手机上操作DeFi简直是个噩梦。我见过太多朋友对着Metamask那堆助记词抓耳挠腮了。而现在?一键买卖,简单得跟发微信红包似的。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移动支付的崛起史——当年我们也直接从现金支付跳到了扫码时代,根本没给信用卡什么机会。

数字身份:区块链的"阿喀琉斯之踵"

说到身份认证这个事儿,Worldcoin的虹膜扫描闹得沸沸扬扬。我第一次听说这个项目时就在想:这不就是在给全球人民办"数字身份证"吗?但问题来了——谁来当这个"数字派出所"?政府?企业?还是DAO组织?

有意思的是,像帕劳这样的小国家反倒走在了前面。他们推出的RNS.ID就是国家级别的链上身份认证。这给了我一个启发:也许链上身份注定要和现实世界共存,而不是完全替代。就像现在的PoS共识,不也在用链下验证来提升效率吗?

社交产品的"魔咒循环"

说回社交产品,Friend Tech这些项目火得快凉得更快,活像个"区块链版Clubhouse"。我发现它们有个通病:总是想从推特挖墙脚,结果用户转头就把新功能"教"给了推特。

这让我想到个有趣的比喻:这些项目就像是在给推特当"产品外包",辛苦研发的新功能转眼就成了人家平台的标配。X平台最近的加密货币打赏功能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Friend Tech好不容易培养的用户习惯,就这么被"截胡"了。

身份系统的"四驾马车"

目前来看,链上身份系统主要呈现四种形态:

1. 钱包:Metamask这样的产品就像区块链世界的"支付宝",但它有个致命伤——用户只有需要转钱时才会打开。我认识的90%普通人,装完钱包基本上就再也没打开过。

2. 社交协议:Lens这类产品技术上很酷,但每次我用它们发帖时,总会不自觉地想:"为啥不直接发推特?"这种体验差距,就像让习惯了五星级酒店的人去住青旅。

3. 域名系统:ENS域名确实很实用,但说实话,除了在推特个人资料里装装酷,绝大多数场景下就是个大号的"数字车牌"。

4. 抽象账户:这可能是我最看好的方向。想象一下,以后用手机号就能登录以太坊,就像现在登录微信一样简单。V神最近也一直在鼓吹这个,我觉得靠谱!

落地应用:从UBI到房地产

链上身份最有想象力的地方在于它能打破现实世界的各种限制。比如在非洲,有了可靠的数字身份,国际援助资金就能精准发放到需要的人手中,而不是被层层盘剥。

再比如房地产token化,我认识的一个新加坡团队正在尝试用区块链分割商业地产产权。但问题来了——没有可信的身份认证,这种涉及真金白银的生意谁敢参与?

写在最后:数字身份的"长征"

说实话,链上身份建设就像在修数字时代的"京杭大运河",绝非一日之功。但看着everID这样的产品逐渐成熟,我还是挺有信心的。

记得有次和行业里的老油条聊天,他说:"区块链要想出圈,得先让大妈们能用明白。"话糙理不糙啊!当链上身份变得像微信登录一样简单时,或许我们就能真正迎来区块链的"iPhone时刻"了。

(责任编辑:资源)

推荐文章
  • 币圈战况实录:8月4日BTC多空角力白热化 ETH反弹能否持续?

    币圈战况实录:8月4日BTC多空角力白热化 ETH反弹能否持续? 深夜盯着K线图的朋友们,是不是又开始焦虑了?说实话,在这个24小时不打烊的市场里,我们这些投资人就像是在坐过山车,心脏不好的还真玩不转。还记得前天比特币那波急跌吗?当时多少人连夜爆仓,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BTC行情解析:多空拉锯战打响凌晨00:10的数据显示,BTC现价114000美元附近徘徊。说实话,这个位置很微妙——112000附近已经形成了一道心理防线,但要说要反弹吧,总觉得少了那么点气势... ...[详细]
  • PEPE币:下一个加密货币神话还是泡沫幻灭?

    PEPE币:下一个加密货币神话还是泡沫幻灭? 说实话,看着这些年加密货币市场的起起落落,简直比看美剧还要精彩。谁能想到,当初那些被大家当笑话看的狗狗币、柴犬币,居然真的成就了一批"暴富神话"。不过现在的情况好像不太好,这些"网红币"似乎都遭遇了中年危机。曾经的辉煌与当下的困境还记得2021年狗狗币那波疯狂上涨吗?那时候我有个朋友,几千块本金赚了辆宝马的钱,现在说起来还是满脸得意。但现实是,从那以后狗狗币就再也没能重现当年的辉煌。有意思的是,我... ...[详细]
  • 金融巨头摩根大通迈入区块链新时代:存款代币或将重塑支付格局

    金融巨头摩根大通迈入区块链新时代:存款代币或将重塑支付格局 最近金融圈里有个消息让我特别兴奋 - 摩根大通这个金融巨鳄正在酝酿一个大动作。说实话,每次看到传统银行拥抱区块链技术,都让我想起十年前那些说比特币是骗局的银行家们。时代变了,连摩根大通这样的老牌机构都在积极布局区块链领域。银行界迎来区块链"新玩家"据可靠消息透露,摩根大通准备推出的这个存款代币可不简单。它和市面上那些野路子稳定币完全不同,人家可是有银行信用背书的。这个项目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就等... ...[详细]
  • Shibarium:小企业的区块链新机遇

    Shibarium:小企业的区块链新机遇 最近Shiba Inu生态推出的Shibarium可谓是区块链领域的一匹黑马。虽然刚上线时遇到些小插曲,但让我惊讶的是,这个二层网络在短短几天内就突破了百万钱包大关,用户们纷纷把资产转移到这里锁仓。作为关注区块链多年的观察者,这让我想起了当年DeFi Summer的盛况。为什么企业应该关注Shibarium?团队成员Lucie最近在推特上分享的观点让我深有感触。她提到Shibarium的低费率确实... ...[详细]
  • 加密市场风云再起:涨势背后暗藏哪些玄机?

    加密市场风云再起:涨势背后暗藏哪些玄机? 最近这段时间,加密市场简直就像坐上了过山车,让人既兴奋又忐忑。比特币又一次站上了12万美元关口,这让我想起了去年这个时候的狂热氛围。不过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我得提醒大家: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保持清醒。比特币:狂欢中的隐忧看着比特币稳稳地停在12万上方,说实话我也心痒痒。但当我看到币安上137亿美元的未平仓合约时,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记得2019年那次暴跌前,也是类似的情况。市场就像个醉汉... ...[详细]
  • 比特币市场警报:警惕死亡交叉背后的深层信号

    比特币市场警报:警惕死亡交叉背后的深层信号 朋友们,最近比特币的走势真是让我捏了把汗啊!就在上周,市场出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50周和200周均线形成了所谓的"死亡交叉"。说真的,看着K线图上这两条线交叉的那一刻,我的心都跟着揪了一下。市场情绪降温:观望成为主旋律你们注意到没有?最近比特币的价格就像是在2.56万到2.61万美元之间玩起了跳房子游戏。这让我想起了去年那段震荡时期,市场情绪简直一模一样——大家都在观望,谁也不敢轻易下注。说... ...[详细]
  • 加密货币市场开年不利,Solana能否守住阵地?

    加密货币市场开年不利,Solana能否守住阵地? 这周加密货币市场又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市场的老手,我不得不说这次回调确实在预料之中,但每次看到这样的行情还是让人心里发紧。比特币再次考验投资者耐心比特币这个老大哥最近的表现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周一凌晨,它一度冲到25,900美元上方,眼看就要突破26,000美元的关键心理关口。但就在我们满怀期待的时候,它却突然"腿软"了,转头就跌破25,800美元。这种过山车式的行情,简直就像在... ...[详细]
  • 智能合约安全的终极武器:形式化验证深度解析

    智能合约安全的终极武器:形式化验证深度解析 作为一个在区块链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发现最近关于形式化验证的讨论实在太少了。这让我很惊讶,因为在我看来,这可能是保障智能合约安全最靠谱的解决方案。为什么我们需要更好的安全保障?记得去年看到Rekt榜单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吗?动辄几亿美元的资产因为合约漏洞灰飞烟灭。最惨的一单直接蒸发6亿美金,这还不包括因此丧失的市场信心带来的间接损失。说实话,每次看到这些新闻,我都为项目方捏把汗。传统的安全措... ...[详细]
  • 泰国加密货币税改来袭:海外收入不再逍遥法外

    泰国加密货币税改来袭:海外收入不再逍遥法外 最近泰国税务局放出的一则消息,让不少加密货币投资者都捏了把汗。从明年开始,但凡在泰国住满半年的居民,你的海外收入——包括那些在币圈赚来的钱——都得乖乖交税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新规白纸黑字写着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税收大网收紧,加密货币不再"隐形"说实话,泰国这次的税收改革力度不小。以前那种"钱不汇回国就不用交税"的漏洞算是彻底堵上了。现在税务局的态度很明确:只要钱是你赚的,不管在哪个国家赚... ...[详细]
  • AI创业者必须警惕的七大刑事雷区

    AI创业者必须警惕的七大刑事雷区 最近几年,从ChatGPT到Midjourney,再到妙鸭相机,AI生成内容(AIGC)技术让整个互联网都在沸腾。作为一个处理过众多科技公司法律纠纷的律师,我常看到创业者们满怀激情地投入这片蓝海,却往往忽视了水下暗藏的刑事法律风险。一、非法经营的灰色地带记得有个创业团队兴致勃勃地问我:"既然ChatGPT在国内用不了,我们能不能做个中转服务器收费提供服务?"这个想法看似聪明,实则危险。根据《刑法》...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