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析 > 年83日链早月1报市场区块风云

年83日链早月1报市场区块风云

2025-09-16 23:41:14 [知识] 来源:链上财富

今天早上一起床,就被区块链行业的几则重磅消息惊到了。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我不得不感叹这个领域的变化之快,简直让人应接不暇。让我来给大家梳理下今天值得关注的重点事件。

监管风向标:SEC"加密妈妈"发声

昨晚SEC的"Hester Peirce"发表了一番耐人寻味的讲话。这位被业内亲切称为"加密妈妈"的委员表示,SEC愿意尝试不同的监管模式,但企业必须做好信息披露。这让我想起了去年一批项目因为信息披露不充分栽的跟头。她特别提到代币化证券可能带来24/7交易和资产分割等优势,但说实话,这些创新也意味着更大的监管挑战。

安全警报:门罗币遭遇算力危机

慢雾创始人余弦对门罗币疑似遭遇51%攻击的事件发表了看法。Qubic矿池声称掌握了51%算力,但社区认为顶多33%。这让我联想到去年那次著名的双花攻击案例。门罗社区已经开始防御行动,而Qubic则辩称这只是技术演示。说实话,这种"技术演示"的风险实在太大了,一不小心就会动摇整个公链的信任基础。

资本动向

今天最引人注目的要数MARA收购法国EDF旗下Exaion的消息。作为矿企转型的典型案例,这笔交易让MARA获得了64%的控股权,而且未来还可能增持到75%。HC Wainwright的分析师们显然很看好这笔交易,给出了28美元的目标价。

另一个大动作是Pantera Capital首次披露向数字资产财库公司投资超过3亿美元。他们的投资组合相当丰富,涵盖了从比特币到Sui等8种主流代币。这让我想起了他们去年那支表现抢眼的基金,看来Pantera在部署资金上确实很有自己的一套。

市场热点

哈萨克斯坦Fonte Capital今天在中亚首开先河,推出了比特币现货ETF。由BitGo提供托管服务,还带有2.5亿美元保险保障。这让我想起了去年香港首批现货ETF上市时的盛况。

eToro的二季报也很有意思。虽然整体营收20.9亿美元很亮眼,但91%来自加密货币交易这个数字还是让我有点担心。毕竟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在金融界永远适用。

人物动态

今天最劲爆的人事消息莫过于Paradigm联创Matt Huang出任Stripe新项目Tempo的CEO。这位加密投资界的风云人物现在要亲自下场做项目了,而且还能继续在Paradigm任职。这让我想起去年某个知名风投合伙人也做过类似的选择。

币安CZ今天在X上发的推文特别有意思:"你所要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这话乍看简单,但在当前这个疯狂的市场环境下,能做到"按兵不动"反而可能是最难的事。

趣闻花絮

特朗普家族的加密货币布局也值得玩味。他儿子正在力推WLFI稳定币,而据Cointelegraph统计,老特自己的加密投资已经赚了24亿美元,占个人财富的43.5%。这让我不禁想起那句老话:政治人物永远知道钱往哪里流。

彼得·泰尔投资的ETHZilla今天股价暴涨200%,再次证明了这位投资大鳄的眼光。不过说实在的,这种暴涨暴跌的行情,普通投资者还是得谨慎对待。

(注:以上观点仅为个人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市场)

推荐文章
  • 以太坊短线交易指南:把握小时图通道机会

    以太坊短线交易指南:把握小时图通道机会 最近以太坊的价格走势相当有意思,作为一名在加密货币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交易者,我发现当前的行情蕴藏着不错的短线机会。看着盘面上那些熟悉的信号,不禁让我想起去年类似的行情。从技术面来看,以太坊正在构筑一个相当漂亮的上升通道。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0月16日的低点明显高于前低,这种低点逐步抬高的走势往往预示着多头正在积蓄力量。说实话,在当前市场情绪下能看到这样的技术形态,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我个人最喜欢在这... ...[详细]
  • 比特币站上3.4万美元:这次是真牛还是假嗨?

    比特币站上3.4万美元:这次是真牛还是假嗨? 老韭菜们应该还记得,就在前几天比特币突然来了个旱地拔葱,一举突破3.4万美元大关。这个价格可是17个月以来的新高,朋友圈里不少人又开始高呼"牛市来了"。作为一个经历过519的老玩家,我觉得有必要跟大家唠唠这波行情背后的门道。ETF乌龙事件只是开胃菜有人说这次上涨是因为贝莱德的比特币ETF出现在DTCC网站上,后来又删了又加,搞得跟谍战片似的。但说实话,这种消息在币圈也就是个开胃菜。真正懂行的人都明... ...[详细]
  • 香港Web3风云录:这一年我们在见证历史

    香港Web3风云录:这一年我们在见证历史 说实话,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对香港的加密新政将信将疑。毕竟在这个圈子里,政策风向说变就变是常态。但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香港就用实际行动打消了我的疑虑,硬是在全球加密寒冬中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破局时刻:那份改变游戏规则的政策宣言记得去年10月底看到那份《虚拟资产政策宣言》时,我和几个圈内老友正在中环一家咖啡馆闲聊。当时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这次要来真的了?"要知道在香港金融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们见过太... ...[详细]
  • Web3普及的真正关键:账户抽象为何比扩容更值得关注?

    Web3普及的真正关键:账户抽象为何比扩容更值得关注? 最近在ETH HK大会上听完V神演讲后,我陷入了思考。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行业的从业者,我惊讶地发现账户抽象(Account Abstraction)的地位已经超越了以往大热的扩容话题,这背后其实反映了行业发展的深刻变化。扩容的迷思:我们是不是走偏了?记得几年前,整个行业都在为TPS焦虑。各种Rollup方案你方唱罢我登场,Starknet这样的L2项目甚至宣称能达到数万TPS。但现实很骨感——高... ...[详细]
  • Friend.tech起死回生:2000万TVL背后的逆袭故事

    Friend.tech起死回生:2000万TVL背后的逆袭故事 这个月初还被人唱衰的Friend.tech,最近却上演了一出精彩的"诈尸"大戏!就在两周前,各路分析师还信誓旦旦地宣布这个社交平台已经"凉凉",谁知道它突然上演绝地反击,总锁仓价值(TVL)在短短四天内就翻了一倍,突破2000万美元大关。你看看,这打脸来得也太快了!从濒临死亡到交易量爆表的奇幻旅程记得9月初那会儿,整个加密圈都在讨论Friend.tech是不是要完蛋了。平台活动几乎陷入停滞,日交易... ...[详细]
  • 5000万代币空投限时放送!手把手教你零成本参与

    5000万代币空投限时放送!手把手教你零成本参与 昨天半夜刷推特时,我意外发现了一个宝藏空投项目——Unblocked。说实话,刚开始看到"5000万代币空投"这样的字眼,我这个老韭菜的第一反应是:又是割韭菜的吧?但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个获得1500万美元融资的音乐娱乐平台确实在搞真金白银的福利!为什么这个空投值得参与?现在市场上90%的空投项目都在玩套路,但这个Unblocked明显不一样。首先融资规模摆在那里,1500万美元可不是小数目;其次... ...[详细]
  • PEPE币的财富密码:15%收益背后的市场逻辑

    PEPE币的财富密码:15%收益背后的市场逻辑 最近PEPE这个meme币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作为币圈老韭菜,我观察到只要比特币能站稳3.4万美元这个心理关口,PEPE在0.00000110美元附近很可能就会开启一波像样的反弹。记得上周四那天,PEPE好不容易冲到了0.00000130美元的重要压力位,结果立马就被空头按着头打,瞬间跌到0.00000112美元,让做空的朋友们足足赚了17%的利润。说实话,这种情况在meme币市场太常见了。就像我... ...[详细]
  • BTZQ:这匹加密货币黑马能复制比特币的成功神话吗?

    BTZQ:这匹加密货币黑马能复制比特币的成功神话吗? 说真的,这些年看着加密货币市场起起落落,我已经记不清见过多少"下一个比特币"的预言了。但最近BTZQ这个项目确实让我眼前一亮,它可能真有点不一样的东西。BTZQ究竟是什么来头?说到BTZQ,不得不提它的创始人Tom,一个在硅谷摸爬滚打多年的区块链老兵。有次喝咖啡时他跟我吐槽,现在市面上大多数加密货币要么效率太低,要么安全性堪忧。于是他们团队花了两年时间,捣鼓出了这套融合零知识证明和多重签名的系统。... ...[详细]
  • 比特币即将上演减半行情?专家预测明年或将突破25万美元大关

    比特币即将上演减半行情?专家预测明年或将突破25万美元大关 作为加密货币市场的"风向标",比特币的下一次减半事件已经进入倒计时。有趣的是,最近一位化名BitQuant的分析师在推特上发表了相当大胆的预测——我们可能在明年4月减半之前,就会看到比特币刷新历史纪录。减半前的狂欢:分析师为何如此乐观?这位自称"央行行长和比特币专家"的评论员在9月15日的推文中直言不讳:"别搞错了,比特币不会在减半前见顶。"他认为,比特币不仅会在明年4月前突破2021年创下的69... ...[详细]
  • 大数据时代:企业如何练就灵活身段?IMA最新研究给出答案

    大数据时代:企业如何练就灵活身段?IMA最新研究给出答案 最近IMA管理会计师协会的一份研究报告让我眼前一亮,《大数据时代的敏捷组织:理论探索与实践引导》这个标题乍看严肃,但内容却像一杯提神醒脑的咖啡,让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了全新认识。大数据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企业感知市场的"触角"记得去年参加一个零售业论坛,有位连锁超市老板抱怨:"现在顾客的心思比天气还难猜。"这正是大数据要解决的痛点。IMA的报告说得特别透彻,大数据就像给企业装上了一个灵敏的"神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