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门罗3亿亿遇史戏剧性5攻击币遭上最鲸吞

门罗3亿亿遇史戏剧性5攻击币遭上最鲸吞

2025-09-19 04:20:16 [数据] 来源:链上财富

加密货币圈这几天可真是炸开了锅!作为从业多年的老韭菜,我亲眼见证过无数次市场震荡,但这次门罗币的遭遇还是让我惊掉了下巴。谁能想到,一个60亿美元市值的"隐私币之王",居然被一个市值不到3亿美元的小项目给拿捏了?

这场攻击来得并不突然

其实业内老鸟们早就嗅到了火药味。7月底开始,各大论坛就疯传QUBIC矿池要对门罗币下手。当时我还半信半疑,觉得这可能又是一次虚张声势的市场炒作。但8月12日慢雾发布的那条推特,彻底坐实了这场攻击的真实性。

记得那天我正在喝咖啡,突然看到群里炸了:门罗币网络居然出现了6个区块深度的链重组!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在区块链世界里,6个区块的深度重组基本等于"被捅了6刀"。更诡异的是,miningpoolstats上明明显示没有矿池算力超过50%,这就像看到银行金库被搬空,但监控却没拍到任何人进出一样离奇。

攻击者的惊人算力

Qubic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个由IOTA前联合创始人打造的项目,玩了一手漂亮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们表面上在搞什么AI训练,暗地里却把算力都用来挖门罗币。这就像开着特斯拉去送外卖,表面上是新能源汽车,实际在干着滴滴司机的活。

最讽刺的是,Qubic矿工的收入居然是普通门罗矿工的3倍!难怪那些CPU矿工都跑路了。这让我想起疫情期间的外卖骑手,平台疯狂加价抢人,其他行业根本招不到工。现在门罗币的算力被抽空,市值已经蒸发了20%,从60亿跌到46亿,真是惨不忍睹。

专家们都坐不住了

Ledger的CTO Charles直接发推说"门罗正在被成功攻击",这话从硬件钱包大佬嘴里说出来,分量可不轻。而Qubic创始人那个"我们是在帮门罗对抗FBI"的辩解,怎么看都像是劫匪说"我是在帮银行测试安保系统"。

不过也有冷静的声音。Luke Parker就指出,6次重组不一定就是51%攻击成功,可能只是运气好。但问题是,当一只猫连续抓到6只老鼠,你还觉得这是运气吗?

幕后真相扑朔迷离

最耐人寻味的是Qubic的动机。他们一边喊着要验证技术,一边又暗示有"三字母机构"在背后支持。这让我想起了那些好莱坞电影里的反派,总是打着"为了科学进步"的旗号干坏事。

更戏剧性的是,门罗社区居然对Qubic发动了DDoS攻击!这就像被抢劫的银行反过来去砸劫匪家的窗户。据内部人士透露,攻击持续了7天,花费约14万美元,但效果嘛...基本等同于用水枪救火。

未来何去何从?

现在最大的悬念是:Qubic会不会真的接管门罗网络?按照他们的说法,似乎不打算这么做。但这就好比老虎已经咬住了猎物的脖子,却说自己只是来打招呼的。

作为一个见证过无数币圈起落的老兵,我得说这次事件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当3亿市值的项目可以轻松拿捏60亿市值的巨头时,我们是不是该重新思考PoW机制的安全性?毕竟在加密货币世界,有时候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监管机构,而是来自你的邻居。

(责任编辑:问答)

推荐文章
  • 虚拟货币挖矿投资困局:亏损后为何常与诈骗扯上关系?

    虚拟货币挖矿投资困局:亏损后为何常与诈骗扯上关系? 记得去年接待的一位当事人吗?他因为组织朋友投资比特币挖矿亏损了300多万,现在被十几个投资人联名举报诈骗。这让我不得不思考:在这个监管日益趋严的区块链时代,投资亏损与刑事犯罪之间那条模糊的界限究竟在哪里?一、监管高压下的挖矿投资现状虽然2021年9月24日那纸《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不少人的挖矿热情,但现实情况是,这个行业从未真正消失。就像我那位在云南做矿... ...[详细]
  • 华尔街大鳄正在密谋一场以太坊盛宴

    华尔街大鳄正在密谋一场以太坊盛宴 最近在加密圈里,BitMine这家公司的操作简直让人叹为观止。说真的,我从业这么多年,很少见到这么教科书式的资本游戏。短短几个月时间,他们就完成了从传统企业到数字资产巨头的华丽转身,这速度,这阵仗,活脱脱给传统金融圈上了一课。一场蓄谋已久的资本行动记得那天是2025年6月底,BitMine突然放了个大招。先是宣布要搞2.5亿美元的私募,接着更劲爆的是把Fundstrat的创始人Tom Lee请来当... ...[详细]
  • 加密货币市场遭遇美式暴击:比特币、以太坊为何突然崩盘?

    加密货币市场遭遇美式暴击:比特币、以太坊为何突然崩盘? 昨天夜里,美国官方一纸声明说不会用国家储备购买比特币,就像往滚烫的油锅里浇了瓢冷水,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瞬间炸开了锅。说实话,这个决定虽然在意料之中,但时机确实够损的——正好打断了市场原本良好的上涨节奏。这场突如其来的暴跌,让超过10万投资者在一夜之间损失了近4亿美元。看这惨烈的数据,我的老友群里已经有几个"加密老韭菜"在哀嚎了。比特币昨天的表现简直弱不禁风,连前天的低点都没守住。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 ...[详细]
  • Cathie Wood的投资哲学:如何在加密市场中发现下一个风口?

    Cathie Wood的投资哲学:如何在加密市场中发现下一个风口? 作为华尔街最有远见的投资人之一,Cathie Wood最近和我聊了聊她对加密市场的最新看法。说实话,这位投资女王的观点总是能给人惊喜——就像她说的,稳定币的发展速度连她自己都始料未及。"你知道吗?我们原本预测稳定币要到2025年才能达到150万规模,"Cathie笑着告诉我,"但现在看来,这个数字可能太保守了。在《Big Ideas 2025》报告中,我们甚至考虑把新兴市场预期调低一些——因为其他... ...[详细]
  • MetaMask Snaps能否成为非EVM生态的关键先生?

    MetaMask Snaps能否成为非EVM生态的关键先生? 记得2019年那会儿,加密圈子里到处都在喊"以太坊杀手"的口号,各大公链都在标榜自己性能有多强。谁能想到四年后,MetaMask团队当时提出的Snaps插件系统构想,居然成了连接多链生态的重要桥梁。从构想走向现实的漫漫征途2019年还在讨论兼容DNS域名解析这些基础功能,如今却要肩负起打通非EVM生态的重任。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熊市反而让开发者们重新思考了区块链生态的多样性问题。Cosmos、Sol... ...[详细]
  • BMNR的资本魔术:揭开股权稀释的真相

    BMNR的资本魔术:揭开股权稀释的真相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BMNR这种资本运作模式时,简直被它的"精妙"设计惊呆了。但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深知天上不会掉馅饼,这种看似完美的循环背后必定藏着某种"魔术手法"。今天,我就带大家拆解这个魔术的机关。1. 一个简单的资本游戏想象一下,BMNR就像个装满ETH的钱袋子。假设最初这个袋子里有100亿美元的ETH,市场给它110亿美元的估值(多出来的10亿是投资者对未来增长的期待)... ...[详细]
  • 8月14日加密市场观察:比特币刷新纪录,以太坊蓄势待发

    8月14日加密市场观察:比特币刷新纪录,以太坊蓄势待发 看着比特币又一次创下历史新高,我不禁想起2017年那个疯狂的牛市。记得那时我在咖啡馆里盯着手机屏幕,手指发抖地按下买入键,那种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至今难忘。加密市场就像个永远充满惊喜的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开出什么。比特币:强者恒强比特币这次突破真是让人叹为观止。124500美元!这个数字放在三年前简直是天方夜谭。现在的走势让我想起2020年底那次突破,当时很多人也在观望,结果错失了最好的入场时... ...[详细]
  • 稳定币热潮下的冷思考:专用链到底有没有未来?

    稳定币热潮下的冷思考:专用链到底有没有未来? 最近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 稳定币这个市场简直热得发烫。无论是华尔街的金融大佬,还是加密圈的技术极客,都在讨论这个话题。但说实话,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对这股"稳定币专用链"的热潮持保留态度。看看现在市场上的动作:Stripe悄咪咪地在搞区块链,Circle高调宣布要搞自己的链,Tether更是四处撒钱投资链项目。连Robinhood、摩根大通这些传统机构也来凑热闹。这让我... ...[详细]
  • 行业巨头抱团取暖:德州能否成为加密世界的新硅谷?

    行业巨头抱团取暖:德州能否成为加密世界的新硅谷? 9月11日这天,加密圈发生了一件大事。a16z、Coinbase这些行业领头羊们,竟然在德克萨斯州搞起了"小团体"。他们组建的这个"德州加密货币自由联盟",听起来就很有美国西部片的味道——一群"法外之徒"聚在一起,准备在监管的荒野上开疆拓土。为什么是德州?要说这帮科技新贵为什么看上了德州,这事儿还真有意思。a16z的政策主管Brian Quintenz跟我打了个比方:"德州就像是数字时代的西部边疆... ...[详细]
  • 美联储准掌门鲍曼的野心与焦虑:一个监管者的两难抉择

    美联储准掌门鲍曼的野心与焦虑:一个监管者的两难抉择 当记者们围着米歇尔·鲍曼追问她是否会接掌美联储时,这位铁娘子却巧妙地玩起了"太极"。说真的,我能理解她的处境——在这个节骨眼上,与其谈论虚无缥缈的未来职位,不如先把眼前这一摊子事处理好。作为一个在银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鲍曼眼下正在为银行资本规则改革忙得焦头烂额。你知道吗?她正在推动一个可能让大型银行资本要求降低近30%的新方案,这可比拜登时期那个冗长的1087页版本实在多了。这让我想起去年参加... ...[详细]